虽然电影《731》的结尾暗示,没有人能真正逃出去。但如果你查阅史料的话,就又会发现钱坛子,历史上还真发生过一次成功的逃亡。
这就是1934年9月30日的“背荫河越狱事件”。
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因担心日本搞细菌战的秘密被泄露,而选择爆破原址,将731迁移至更掩人耳目的区域,即后来咱们熟悉的“平房区”。
731部队成立于1932年-1933年间,对外一直宣称是搞水源净化和防疫工作的非战性质的军方单位。
这点,你从它的日文名字里也能看出来。
实际上,从成立之初,731就开始做活体实验,并不断向中国各地投放细菌类战剂。
最初,他们的实验对象主要是关东军送过来的抗日人士。随着实验规模的不断扩大,关东军又直接抓了大量中国平民,用作所谓的“马路大”。
1933年底,日伪军组织了一场针对抗日人士的“圈街”行动。
有一位叫做王子阳的青年被抓。
日本人把王子阳关进哈尔滨监狱,连续严刑拷打,但没能套出任何有用的信息。
恼怒的关东军直接将王子阳等百余人塞进闷罐车,运到了731部队下属的背荫河试验场。
在这里,王子阳被折磨了6个多月,经历了数次九死一生的人体实验。
就在深感生还无望之际,机会来了。
1934年9月30日这天是日本的“十五夜”(即中国的中秋节)。大部分看守都跑到了食堂庆祝,又吃又喝,醉醺醺的撒酒疯。
看准时机,王子阳假意与看守爪生荣二套近乎,一名难友老李则趁对方不备,用装满水的啤酒瓶将其打晕,从爪生荣二的身上搜出了牢房钥匙。
王子阳迅速组织楼内还有体力的难友朝监狱东墙方向逃亡。
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,背荫河试验场突然停电了。
这让王子阳和难友们顺利翻过了监狱外围的高压铁丝网。
根据731自己的内部记录,这次的暴动有18人成功越狱,均为中国人。但日军在追捕过程中又击毙和搜寻到了三人,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位“老李”。
根据王子阳后来对抗联战友的回忆,在逃亡途中,还有三位难友因体力不支死在了冰冷刺骨的秋雨之中。
王子阳幸运的联系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地下交通员钱坛子,带着难友投奔了赵一曼的部队。
这时候,包括他自己在内,只剩下了12人。
此时的东北抗联还没有成立,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日的武装有东北军残部、中共游击队、农民武装、流亡东北的朝鲜义士团等等。
各部之间很分散,缺乏统一指挥。
为了团结一致联合抗日,1936年2月,中共满洲省委依据共产国际指令,将所属部队联合地方义勇军,整合为东北抗日联军。
这期间,王子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成长为了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三师的代师长。
然而,王子阳的“代师长”还没来得及转正,1937年4月,他就牺牲在了木兰县的“拐把桥战斗”中。
这样的情况,在当年的抗联,很常见。
75位牺牲的抗联主要将领中,有62位都是直接战死的,平均年龄才30出头。
好了,咱们还是说回731。
抗联第三军第一师师长,曾经跟王子阳并肩作战。
他被军长赵尚志派到苏联列宁格勒步兵学校进修期间,撰写了《关于满洲情形的报告》。其中,刘海涛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了王子阳等人被日军进行活体实验的经历。以向共产国际控诉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反人类罪行。
该报告首次向外界揭露了日军做活体实验的罪行。
这个报告也成为战后苏军对关东军的伯力审判中,“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体实验、实施细菌战争等严重罪行“一个有力证词。
首先,关于731活体实验对象的选择,有的是以“反满抗日”罪名被捕的抗日人士和游击队官兵,有的就是日伪军随便在大街上抓来的平民。
比如,两个做小买卖商贩由于摆摊的位置发生口角,就会被以“扰乱秩序”罪关起来,送去731的基地。
并且,注意了,王子阳经历的是1934年的731。进入1940年代后,随意抓捕平民的现象更加普遍。
为了满足石井四郎等人的“科研成果”要求,731消耗“试验材料”的速度实在太快了。
此外,根据刘海涛转述王子阳的回忆,日军每三天就会进行一次抽血。每次的量有茶碗那么大。
很多人被抽的站都站不起来,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。
他们还经常让实验对象吞下一条胶皮管,一直捅到胃里,然后向外抽气,一直抽到抽不动为止。
各种针剂的注射更是从来没有间断过。
另外还有什么电击实验、毒气实验、压力实验、冻伤实验和缺氧实验等等。
饮食方面,有时候会突然停止向所有食物里放盐。持续一段时间后,实验对象浑身无力,肌肉开始痉挛,甚至陷入意识模糊的状态。
总之,几乎所有的被囚禁者,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、苏联人,都被折磨的不是形销骨立,就是浑身浮肿,几乎都没了人形....
从监狱里经常弥漫着焦臭的味道和锅炉房旁边成堆的鞋子中,当年的王子阳也猜到了这些难友的最终去向...
那么,咱们再对比一下电影《731》里面的几位人物形象,看起来确实显得过于健康,甚至比当年的大多数中国人都要健壮,不太像是正在遭遇反复折磨的样子。
还有整体的环境,似乎也太过整洁精细。
对比老版的《黑太阳》,或许还是后者更具真实感。
咱们还是说回抗联烈士王子阳。
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样,1937年王子阳在战斗中牺牲。
抗联战友刘海涛将王子阳在731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报告,并通过苏联转交给了共产国际。
1938年6月,结束了在苏联的学习后,刘海涛被召到了延安。
同年8月,他被派回山东东阿县老家组织领导抗日游击队。
1940年,刘海涛出任鲁中军区司令员。
1941年11月,刘海涛和妻子苏珍在蒙阴县的一次战斗中被俘,宁死不屈,双双牺牲。刘海涛时年34岁...
最后,再看731的头目石井四郎的结局。
1947年,石井四郎受邀去了美国。
在美国,石井四郎和原纳粹党卫军埃里希·特劳布上校成了“同事”。朝鲜战争爆发后,他们开始帮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搞细菌战。
这二人共事的地方叫做——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。
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,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!
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